帶大家「去遊玩」是我們「愛台灣」的方式,努力畫「趣遊碗」就是我們「拼經濟」的行動。很多朋友替我們擔心,又要玩、又要畫,怎麼賺錢?雖然團隊成員大部分學的是「商業設計」,但好像學校都只教了設計的那一半。什麼是商業?天真又愛玩的我們選擇從觀光旅遊開始實驗...
我們常接觸到的觀光資訊,如旅遊節目、新聞雜誌、網路文章等,以「點」為單位來作介紹的為數最多,越是多元發展的地方,越容易受到篇幅限制,免不了會有顧此失彼的遺珠之憾。而把這些點串連成「線」的傳統旅遊行程,不管是一日遊或三天兩夜,總是走馬看花,一個休息站可能就代表了一位觀光客對這個地方的印象。
現在流行「深度旅遊」,趣遊碗嘗試以一個鄉鎮為單位,在舉目所及的範圍內,儘可能將分散的景點與店家都標示出來,全面展現地方的多元樣貌,再讓觀光客自己決定路線的安排。 我們也希望這個「觀光沙盤」的概念是所有老闆共同的名片,象徵著無論名店或攤販,一字排開歡迎客人的到來。
在這個「連橫」以結市的概念中,我們發現凝聚力越強的地方,越容易實現「鄉親們支持我們創作,我們為鄉親創造專屬商品」的理念。趣遊碗像是一顆試金石,丟到一個鄉鎮或商圈裡,馬上可以測出「向心」與「排他」的指數——「熱情」的蝴蝶要是不夠多,是刮不起龍捲風的唷!
在《來ㄨㄢˇ關西》的經驗中,我們發現創作的能量來自於愛這片土地,也因此努力想讓觀光客與我們一樣愛上這裡。有沒有可能複製這個經驗呢?我們很擔心要是換做別人的家鄉,還能不能投入相同的熱情?當我們的身分從遊子變成遊客,可不可以將陌生的景物畫得一樣好?
還好每一次新的勘景任務開始,我們的擔心就少了大半。所到之處的鄉親們親切地領路,熱心地提供天台讓我們拍照,還有多到帶不回家的名產... 在漸漸熟悉這個地方的同時,這些大哥大姊、叔伯阿姨們的微笑也跟著烙印在我們的腦海與圖紙上,我們發現,每畫一個新的碗,我們就多了一個故鄉。
如果欣賞趣遊碗時,就等於跟著我們一起去遊玩,那我們畫更多的碗,就有機會讓大家跟著我們一起愛上更多的地方,那不是很棒嗎?「那得要先讓消費者愛上我們的碗才行。」這是趣遊碗團隊的結論,也是我們現在努力的方向。
在《來ㄨㄢˇ關西》上市的同時,《趣遊碗》三個字就被定義成一個品牌與一種責任,以我們一點小小力量扮演著推廣觀光的角色,不斷將商品修正到最好,來吸引消費者的目光;期待編號001的班長,後面跟著002、003、004排成一路縱隊...帶領遊客往目的地出發!
事實上,這個「合縱」的概念已經開始發酵。在003《來碗三峽》與004《來碗新港》上市之後,許多朋友特地為了趣遊碗而去遊玩,「還有來碗哪裡?」是大家最常問的問題,熱情網友留言徵求已經售完的《來ㄨㄢˇ關西》,細心網友發現少了002,追問著到底要等到什麼時候才能去大溪買...
我們動作很慢、很小心,因為我們不想失去這個以創作回饋給鄉里的機會;但唯有熱情的鄉親才能成就「連橫」,只有堅持畫下去才能「合縱」,這個「合縱連橫」的實驗,才剛剛開始呢!
繼續閱讀:觀點—空間重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