趣遊碗首頁> 觀點> 空間重現
網站地圖 sitemap

空間重現 3rd dimension





插圖
Carl August Richter 的魚眼鳥瞰圖
 作品名稱:Umsicht auf der Kuppel der Frauenkirche in Dresden
 圖幅尺寸:47cm x 47cm
鳥瞰圖繪師:Carl August Richter (1770-1848)
 發行單位:Arnold
 出版日期:1824年
 原件收藏:© SLUB Dresden, Germany
▲ Carl August Richter 的魚眼鳥瞰圖 插圖
吉田初三郎的魚眼鳥瞰圖
 作品名稱:叡山頂上一目八方鳥瞰図
 圖幅尺寸:36cm x 36cm
鳥瞰圖繪師:吉田初三郎(1884-1955)
 發行單位:観光社
 出版日期:1927年(昭和2年)
 原件收藏:彭喜埶
▲ 吉田初三郎的魚眼鳥瞰圖 插圖
圖1/3 源内焼地図皿
源内焼南北アメリカ図皿(南北美洲)
 江戸時代中期
 志度窯(今香川縣讃岐市)
 直徑37.0cm
 © 神戸市立博物館蔵
▲ 源内焼地図皿
圖2/3 源内焼地図皿
ユーラシア・アフリカ図皿(歐亞、非洲)
 江戸時代中期
 志度窯(今香川縣讃岐市)
 直徑37.8cm
 © 神戸市立博物館蔵
圖3/3 源内焼地図皿
三彩日本地図脚付角鉢
 江戸時代
 裏面墨書「寛政四年/四国焼大角皿/四月山ニ来法林山」
 高7.4cm 縦31.9cm 横31.7cm 重1584.0g
 © 個人蔵
插圖
圖1/2 伊万里焼地図皿(復刻版)
復刻古伊万里染付地図文大皿
 原件 九古陶院蔵(19世紀前半)
 中島誠之助 監修
 直徑39.0cm 高6.5cm

這是日本電視節目「開運鑑定團」的古美術鑑定家,著有《古伊万里染付入門》的中島誠之助所監修復刻的新品,在日本的樂天市場Yahoo!都有販售。想欣賞更多的真品,歡迎造訪神奈川縣立歷史博物館
▲ 伊万里焼地図皿
圖2/2 伊万里焼地図皿(山寨版)
伊万里焼地図碗
 天保年製?(1830-1843)
 直徑17.9cm 高9cm
 彭喜埶藏

因為伊萬里燒地圖皿都是盤子,在美國ebay看到這個地圖碗時,興奮之餘納悶著價錢不高怎沒人競標;得標後才知道貨在大陸...寄到當天就被拿來泡麵,邊吃邊想著也許該送去給「開運鑑定團」鑑定一下,爆出天價也說不一定...

地球是圓的,球面也是最常被地圖依附的形體;趣遊碗則相反地利用碗的內球面來重現空間,若要找出相類似的表現,大概只有星象館的圓頂天幕與 IMAX電影了,只不過,大家都往上看,我們選擇學鳥飛起來用魚的眼睛往下看。在趣遊碗燒出來之後,我們開始尋找所見略同的朋友;從東西方的各式地圖中,很開心地發現自己並不是唯一想用這種觀點看世界的人。


魚眼鳥瞰

十九世紀初,德國德勒斯登的一位美術學院教授 Carl August Richter,登上著名的德勒斯登聖母教堂(Dresden Frauenkirche)頂端的鐘樓,以魚眼鳥瞰的方式,細密描繪了這個被稱作「易北河畔佛羅倫斯」的美麗城市。 這幅蝕刻版畫不但忠實呈現了建築與地貌,連房子陰影、河面映射、人物、馬車甚至廣場上的地磚都不馬虎。

一百年後,日本鳥瞰圖繪師吉田初三郎比叡山頂,將延曆寺與山腳下的京都、琵琶湖與遠方的神戶、大阪、富士山通通畫進了《叡山頂上一目八方鳥瞰図》裡,這也是大師生平一千多幅作品中,現存唯一以圓形構圖的魚眼鳥瞰。我們常說「眼觀四面、耳聽八方」,這「一目八方」比起「極球面投影」或「球體全景」,是不是傳神許多?

也叫球極平面投影、極射赤面投影,是一種將圓球面投射至外切平面的方法,也可以說是一種以平面詮釋球面的觀點;常使用在幾何、物理、計量、地理及攝影等領域。
環景攝影技術的一種,看似魚眼鏡頭拍攝的效果,但通常用數張影像以軟體拼接而成。您可以用關鍵字"Globe Panorama"搜尋到許多球體全景的影像,或點此欣賞台灣網友Walker的精彩作品

盤中世界

畫著山水的陶瓷器不稀奇,畫上地圖的就少見了。日本江戶時代中期由發明家平賀源內指導的「源内焼」,以綺麗的交趾三彩風格融合西洋新知題材,成為當時嶄新的設計;描繪著世界與日本地圖的「源内焼地図皿」是源內燒的代表,現在可以看到最早的源內燒地圖皿,是1755年所製作的,可說是日本地圖器皿的濫觴。

而從江戶時代初期就是日本陶瓷生產主力的「伊万里焼」,卻晚了源內約六十年才開始生產地圖盤。「伊万里焼地図皿」多以青花描繪庶民所熟悉的日本輪廓「行基図」,在民智漸開的幕府末年,扮演著將地圖大眾化的重要角色。有趣的是,以日本國土為中心的古行基圖,常將海的部份簡略或留白,但伊萬里燒地圖皿的日本卻是被滿佈的「波文様」所包圍,這是否意味著日本百姓已經意識到「世界」的存在呢?

由於許多這種地圖上都有「僧行基作」之類的附記,因而得名;但現今傳世的圖中,卻沒有一張是出自這位奈良時代(710-794)僧侶之手。用帶著拙味的平滑曲線勾勒國界與海岸線,在其中寫上國名,以交通路線貫穿,這種簡略的風格是江戶中期前的日本地圖原型,被總稱為「行基図」或「行基式日本図」。

飛離地面

我們找到了想一眼看盡世界的畫家,可惜的是,魚眼鳥瞰圖的誇張變形並不是一般人習慣的視覺經驗;我們也找到了想把世界塞進瓷器裡的發明家,遺憾的是,代表疆界的線條在真實的世界裡並不存在。「如果能跨越時空把這些想法融合在一起,趣遊碗應該可以提早一百年誕生吧?」在閱讀史料的時候,常常出現這樣的想法。

為了創造身歷其境的臨場感,我們將平面的魚眼鳥瞰圖畫進立體的瓷碗,讓扭曲的世界得以恢復直觀;為了呈現具體而微的真實感,我們替傳統地圖的點線面加上高度,耐心地以透視法畫出所有景物,讓世界不再抽象。換句話說,為地圖的「視覺呈現」與「載體」都加上了Z軸,創造空間重現的趣味,帶領觀者飛離地面—— 任何一個不在X,Y軸平面上的點,都是趣遊碗的觀點。




▲top